房企公益的前浪,“碧式扶贫”创下四个最

发布时间:2020-06-03 12:11:41

龙头房企的扶贫样本

中国式扶贫一直是社会多方力量的“合奏曲”,拥有极强资源整合能力的房企无疑是其中最为强大的一支,多年来热心公益的碧桂园集团就是其中的积极践行者,更打造出广受关注的“碧式扶贫”样本。

据统计,23年来碧桂园的身影活跃在教育、产业、党建、就业等扶贫领域,截止2020年5月,累计投入超67亿元,已助力1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脱贫超31.8万人。

通过多年深耕,“碧式扶贫”无论是在时间、地域,还是创新力、实践性等方面都堪称房企之最,并通过形成“4+X”模式,为扶贫攻坚提供新思路。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在两会提案中,再度分享多年扶贫心得:“发挥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作用,让贫困群众掌握一门技能,实现持续稳定脱贫。”

在楼市资本论看来,杨国强和“碧式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建立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新路子,为更多企业参与扶贫、持续脱贫提供借鉴,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一】最佳创新:“直播带货”+扶贫培训

杨国强曾表示,“一时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家庭陷入贫困无力逃脱。”

为了彻底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问题,就业脱贫和产业脱贫成为碧桂园的扶贫重点,并在扶贫过程中妙招连连。

妙招1:直播扶贫

当直播间成为当下年轻人的首选购物渠道时,碧桂园也将扶贫的目光投了过来,以三大维度助力直播扶贫,打造“直播+电商+公益+扶贫”创新模式,帮助贫困地区销售特产、加速脱贫。

1) 头部主播助阵

2020年5月19日,碧桂园邀请淘宝第一主播薇娅参与“战疫战贫”公益直播带货,并开启了连续数日的“益起买买买 —— 520我爱您消费扶贫节”,把乡村优质特产推向全国,共涉及50多款特色扶贫产品。

2)为鄂拼单

为了帮助在此次新冠疫情受影响最大的湖北区域,碧桂园特地为湖北设立了“鄂货心连心——消费扶贫月暨湖北专场美食节”,为日前深陷销售困难的湖北农副产业助力。在这场全国范围的“为湖北拼单”中,碧桂园累计采购150万元农副产品,用实际行动帮助农民度过难关。

3)传递正能量

碧桂园还启动了“我为山货当主播”消费扶贫代言人活动,让有心、有力、有为的厂工组建“公益主播团”,通过集团官方账号以及个人社交账号推广扶贫产品,在发达的社交平台上,用自己的方式为扶贫出一分力,持续传递扶贫正能量。

楼市资本论认为,正是因为有了碧桂园这样的扶贫直播,脱贫攻坚不再受限于距离与销售渠道;直播也成为传递碧桂园助力国家脱贫攻坚的公益决心与目标的最佳平台。

妙招2:技能培训

碧桂园以农村需要、市场需求及实现就业为导向,结合贫困劳动力意愿,因地制宜为贫困户免费开展技能培训与提供就业岗位,相继推动“碧桂园-粤菜师傅”“星级保姆”扶贫培训项目。其中,“粤菜师傅”培训实现1105人就业,贫困户就业人数216人。“南粤家政”项目共开展了9期“星级保姆”培训班,已有326人就业,其中从事家政行业的人293人。

在楼市资本论看来,无论是将时下大热的“直播带货”与扶贫相结合,还是带给贫困户一技之长,碧桂园在扶贫路上真正探索培育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和可持续致富的动力;不仅有助于形成多方联动的社会性扶贫社群,激发全社会参与正能量传播的力量,还把扶贫开发和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衔接起来,在乡村振兴这个新课题下持续发挥出房地产行业资源汇集的优势。

【二】最接地气:“4+X”模式可持续可复制

在楼市资本论看来,朴实的杨国强,在扶贫事业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

虽然知识改变命运已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共识,但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却不愿就读职业学校的大专、中专。

而杨国强却关注到我国高达2200万的高端技能人才缺口,不仅身体力行探索职业教育扶贫的方向,也在提案中指出加强引导全社会特别是贫困群众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可以说非常接地气了。

另一方面,从碧桂园的扶贫机制来看,也十分接地气,研究出一套围绕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的“4+X”模式,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行动指南。

楼市资本论了解到,碧桂园在“4+X”扶贫模式下,有响应国家2018年“光明扶贫行动·白内障复明”医疗项目扶贫工作,解决医疗问题带来的贫困。也有通过“厕所革命”项目、污水处理项目等建设基础公共设施和项目等,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解决形象上的“贫困”。

亚布力智库研究员武利文指出,一个贫困地区要实现脱贫不返贫,建立起可持续的脱贫机制十分重要。碧桂园“4+X”的扶贫模式从根源上帮助贫困群众改变生活思路,主动接受新的工作、生活状态,小家庭积极跟上了国家的大发展。

回顾碧桂园公益扶贫之路,不难发现,碧桂园在长线资金支持的同时,深度融入产业势能,变“输血”为“造血”,持续放大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楼市资本论认为,碧桂园以党建扶贫为思想指导,叠加教育、产业、就业三翼帮扶,降低贫困地区人民返贫的概率,并提升乡村下一代的整体素质能力,形成具有碧桂园特色的扶贫闭环。在这个过程中,扶贫链条的各个环节得到加固,真正为贫困地区搭建起了因地制宜、自发式、可持续的造血机制。这也是“碧式扶贫”可在全国长期推广开来的基础。

【三】最久时间:教育扶贫23年

楼市资本论注意到,今年是杨国强自2014年首次在两会上提出“职业教育扶贫”的提案以来,连续7年6次深入聚焦这一主题。

除了杨国强自身深刻的教育情节外,也与碧桂园早于其他房企、开展了23年的扶贫工作认识有关。

阶段1:捐资助学

早在1997年,杨国强就拿出了100万元,设立了“仲明助学基金”,此后每年都有100万元,通过该基金持续资助贫困大学生,并从2006 年开始增加到了200 万元。

从1997年至今,碧桂园已设立20余项教育慈善基金,用于资助广东省20所高校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累计捐赠3800万元,受助学生达10750人;

房企公益的前浪,“碧式扶贫”创下四个最

阶段2:开办慈善学校

2002年,碧桂园的教育扶贫从捐资助学迈入捐资助学和自主办学并举阶段。杨国强“一半的故事”也有了另一个版本。

 

这一年,杨国强再次拿出当年的一半身家——2.6亿元,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纯慈善、全免费、全寄宿民办高级中学国华纪念中学。

国华纪念中学创办至今,共接收了3096名处于辍学边缘的学生,截至2019年,已毕业2405人,培养硕士707人、博士120人,出国深造91人。

 

2013年,碧桂园又捐资兴建了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创办至今,累计招收高中毕业生2427人,其中贫困家庭学子2043人,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此外,学院已免费为14626名农村劳动人口提供系统化职业技能培训,使之成为技能型产业工人。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全貌

2007年,碧桂园还关注到了贫困家庭退役士兵的就业问题,并为此兴建了全免费的国良职业培训学校,并优先推荐到碧桂园下属公司就业。目前已经有超过14000人受训后成为技能型产业工人。

2019年,碧桂园再度投资3亿元建设甘肃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后能容纳2500多名学生就读。该学校也将坚持公益属性,帮助贫困学生掌握就业技能,实现“一人成才,全家脱贫”。

“经历过苦难,更懂得慈悲;经历过帮助,更懂得感恩。”出身赤贫的杨国强,当年靠着政府每月2元的助学金才完成了学业。这样特殊的求学经历,促成了他对教育扶贫的坚持,也让他和碧桂园一起坚持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

而时间也成为了一面最好的镜子,映照出杨国强和碧桂园投身扶贫事业的拳拳诚意。

从1997年第一笔大额捐资算起,23年漫漫扶贫路,让碧桂园将自身发展写就了一部公益同步成长史;开辟的房企扶贫教育先河,更成为当代博施济众情怀的范本。

【四】最广地域:扶贫16省57县

如果说时间展现了碧桂园的扶贫毅力,那么地域则彰显了其扶贫实力。

在2018年,碧桂园更是将扶贫列为集团主业之一,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发展的目标与使命之一,用实践来回答民营企业助力精准扶贫应该“扶持谁”“谁来扶”和“怎么扶”的问题。

为此,碧桂园组建近200人的专职扶贫队伍,带动超过1000名员工参与扶贫,与9省14县3747村达成结对帮扶协议。截至目前,碧桂园在全国的扶贫帮扶项目共涉及16省57县,成为了房企扶贫中地域最广的标杆。

截至目前,碧桂园已助力1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脱贫超31.8万人,累计帮扶增收4471万元。

从广东到广西,从四川到海南;从扶贫到人、扶贫到户、扶贫到村;从副业扶贫,到主业扶贫,碧桂园的扶贫事业正编织出一张越来越绵密的二维网络,不断拓展对贫困地区的覆盖,探索着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民营企业扶贫多以捐款捐物的间接参与为主,主要原因是缺乏直接参与扶贫的好机制;而碧桂园则以“碧式扶贫”,成为民间扶贫样本,为社会力量提供了参与扶贫的具体行动指南。

在楼市资本论看来,将社会责任视为圭臬的碧桂园,正在不断以宏大的格局投入到社会整体发展的潮流中,与时代产生深度共鸣!

上一篇 下一篇

独家策划

  • 楼市资本论独家策划,楼市资本论独家策划,楼市资本论独家策划

楼市资本论广告位C1

行业活动更多...

楼市资本论广告位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