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京二公子荣盛负债1745亿,激进拿地,千亿版图负重前行
一条高负债,高质押的地产路径
楼市资本论获悉,近日,稳坐环京房企第二把交椅的荣盛发展,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期内,荣盛实现签约金额400.99亿元,签约面积384.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76%和48.22%。
楼市资本论看来,按照这个增长势头,其年度销售额可望接近掌门人耿建明确定的千亿目标。
辣眼睛的是,在业务高增长的同时,荣盛债务也同步扩大。截至报告期末,其资产总额2054亿,负债总额达到1745亿,半年将增121亿;资产负债率达到 84.95% ,再创新高。
令人侧目的是,荣盛成为“A股地产诉讼天王”,目前官司缠身,涉入法律诉讼559条,其中隐含的市场风险不容小觑。
在荣盛冲刺千亿大关的路上,债务和诉讼如影随形。耿建明的千亿大局,随时有可能被这两条绊马索打乱步伐。
1
A股诉讼天王,或存系统性漏洞
先说诉讼问题。
荣盛现在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和紧迫的问题,那就是多年来官司缠身,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楼市资本论注意到,商业安全查询工具“天眼查”实时查询的风险信息中,荣盛涉入的法律诉讼多达559条。百度搜索荣盛发展的涉讼报道,近几年多达上千篇。
房企涉入诉讼本很正常。比如万科,以5000多亿的销售规模,可查询到的涉入法律诉讼有45条;最近因债务逾期违约致海南房产被查封的中弘控股,法律诉讼有23条。
对于上市房企来说,诉讼达到200条以上的公司极为少见。相比之下,荣盛涉案数量之巨,延续时间之长,称为上市房企中的“诉讼王”,一点都不为过。
这些诉讼案件中,很大一部分是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还有一部分是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荣盛通常都以被告出现,显示公司在合规经营与风险控制方面,可能存在系统性漏洞。
如果放任下去,不但将重创公司形象,甚至极有可能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2
激进拿地,高举高打大跃进
再说负债问题。
荣盛近几年债务急速扩张,根源在于耿建明追求千亿规模而大跃进式的发展模式,对其自身实力有相当的透支。
耿建明早年供职于廊坊一建公司,1996年下海创业,1999年转战南京,开始试水地产行业。
2002年,耿建明回师廊坊,设立荣盛控股,凭借廊坊锦绣家园、阿尔卡迪亚等项目,在环京地产界站稳了脚根。
楼市资本论了解到,2007年8月,荣盛发展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当天市值突破200亿元。身价爆涨的耿建明开始全国扩张,为了避免与实力雄厚的房企巨头正面碰撞,他选择三四线城市作为主攻方向。
接下来的几年,除部分涉入聊城、南京、嘉兴、重庆、天津、临沂、徐州等地,荣盛主要围绕环京布局。到2015年布局完成时,荣盛在京津冀区域一共拥有土地储备600万平方米,被业界冠以“河北地王”称号。
重仓河北,让荣盛去年4月站到了“雄安概念”的风口上,经历了股市过山车般的大起大落,同时进一步激发了荣盛构建千亿版图的计划,开始新一轮拿地、迅猛扩张。
2017年,荣盛在拿地方面斥资242亿元,竞得土地159宗,面积合计1134万平方米,土地储备达到3495.2万平米,激增36.0%。当年,荣盛房产销售也达到680亿元,增长32.6%。
今年,荣盛继续高举高打,全年销售目标直指880亿元。
据半年报,荣盛上半年拿地投入约89亿,先后在京津冀、长三角、中西部等30多个城市拿地50余宗,新增规划权益建筑面积402.76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建筑面积3630.13万平方米,可以满足今后3年左右的开发需要。
3
1745亿负债让外界担忧
多年快速扩张给荣盛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
楼市资本论了解到,从2015-2017年的三年内,荣盛债务规模节节攀升,负债从808亿激增到1624亿,三年净增816亿元。
荣盛发展负债激增
楼市资本论制图
今年上半年,荣盛负债又净增121亿,达到1745亿,负债率增至84.95%,已经非常接近地产界85%的警戒线。可以说步履蹒跚。
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适当、合理的负债有利于公司快速扩张发展。在当前调控收紧和信贷紧缩的情况下,“降负债”是大势所趋,已成为2018年大多数房企的重要财务目标。
在此形势下,荣盛上半年尽管业绩增长不错,但负债不降反增,让外界对其财务状况颇为担忧。
从半年报来看,荣盛期内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09.41亿元;期末现金减少了42.40亿元至182.70亿元。荣盛一年内到期负债约为252.13亿元,现金加现金流净额无法覆盖,下半年偿债压力较大。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荣盛最近频频出手融资。在发布半年报的同时,申请发行共计80亿元的公司债券,并向控股股东荣盛控股、荣盛建设借款不超过70亿元。
8月17日,荣盛控股为了融资,又将其持有的8902.0770万股股份质押给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
股权质押曾一度逼近50%红线
质押股权为耿建明的拿手好戏。此前,他曾频频质押公司股权进行融资,最高时一度逼近上市公司50%的质押红线。
楼市资本论了解到,耿建明创立的荣盛控股、荣盛建设,分别是荣盛发展的大股东和二股东,与耿建明同为一致行动人。三者频频质押股权,去年见诸公开报道的就有:
• 2017年3月17日,荣盛建设质押荣盛发展1亿股权。
• 2017年3月20日,荣盛建设再次质押6800万股。
• 2017年4月10日,荣盛控股一次质押2.21亿股。
截至2017年底,荣盛控股持有荣盛发展股份15.50亿股,其中近14.60亿股被质押,质押率达到94.2%;荣盛建设持有6亿股,质押5.96亿股,质押率达到99.3%;加上荣盛发展董事长耿建明质押的1600万股,三者累计质押股份约20.7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7.66%,接近深交所规定的50%的质押红线。
今年上半年,耿建明对手中股权仍时有质押,同时也有大量股权解押。半年报这份图表显示,荣盛的股票质押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三者累计质押股份减至10.36亿股,质押率降至38.3%,占公司总股本的23.8%。这给其以后继续进行股权质押游戏增大了运作空间。
5
多元化战线漫长,资金需求量大
在楼市资本论看来,除了偿债压力,从公司基本面看,荣盛紧绷的资金链还在以下方面持续承压。
首先,经营现金流严重依赖高回款。
2013-2017年,荣盛销售回款率分别为90.74%、87.63%、80.26%、94.66%、90.13%,今年确定的销售回款目标是90.9%。上半年,荣盛签约金额400.99亿元、销售回款323.91亿元,回款率仅80.8%,很不乐观。
从目前调控态势来看,环京楼市全面封冻,全国三四线楼市红利接近结束。荣盛若全年销售回款达不到预期目标,势必触发经营现金流量不足的风险。
其次,融资规模急剧扩张,融资渠道不足。
荣盛发展2013年融资136.22亿元,2017年达到470.58亿元,五年间增加2.45倍。2018 年,为了支撑公司发展,荣盛计划以项目开发贷款融资为主,以公司债券、中期票据、信托、资产证券化及其他新型融资方式为辅,新增信贷融资600亿元,上半年实际融资额181.13亿元。
目前,融资能力成为房企的关键竞争力。除了质押股权举债,荣盛似乎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融资渠道来缓解财务压力。
最后,转型产业地产,多元化发展仍需注资。
荣盛2015年开始效仿环京一哥华夏幸福,向产业地产转型。作为大地产板块的重要承载者,荣盛迄今已落地十一个产业园区,但商业模型尚未成熟,上半年仅回款24亿元,短期内还难当大任。
在这轮大跃进中,耿建明给荣盛制定了“大地产、大健康、大金融+新兴产业”的“3+X”投资发展战略。作为产业转型重要组成部分的荣盛康旅,虽然国际度假区业态模式初步形成,但上半年回款仅13.69亿元,同样不容乐观。
目前,荣盛多元化战线已全面拉开,由于战线太长,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和时间来进行培育,这对耿建明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阿里巴巴合伙人俞永福曾表示,任何一个企业从实业的角度去发展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永续经营基本的原则,让整个企业如何走得更远,传统的专业能力其实会是这家跨界融合企业的灵魂。
荣盛近年来高质押、高负债、大举拿地、多元化急布局的大跃进模式,已经推上风头浪尖,接下来能否凭多元化产业突出重围、成就新型的集团公司?
楼市资本论认为,荣盛应深度构建地产专业能力,更多注意合规经营,多元化的路子可以再稳一点。
我们期待环京二公子好运。
版权说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楼市资本论”均已备注文章作者及来源。
本网转载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读者、传递行业信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消息至“楼市资本论(loushizbl)”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