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仓式港囧!2018经营数据全线下滑,6年土储缩减7成

发布时间:2019-03-13 09:40:24

九龙仓效法李嘉诚?

可以说,九龙仓在内地的发展,真的很港囧!

楼市资本论注意到,3月7日,九龙仓集团发布2018年经营业绩,全年净盈利65.11亿港元,同比下降59%。盈利减半,管理层将主要原因归于2017年11月拆分九龙仓置业。

年报显示,即使剔除拆分影响,九龙仓销售总金额仍下跌16%至港币279.58亿元,总收入减少13%至港币210.55亿元,净利润减少11%至65.11亿港元。

销售、收入、利润三大主要数据齐齐下跌,使得这家香港老牌房企业绩甚是不佳。

九龙仓集团主席吴天海坦言,集团业绩倒退,是因为香港地产的盈利明显下降。他表示,拆分九龙仓置业后,集团还需要一点时间去转身,希望股东们多给他们一点耐心。

然而,楼市资本论了解到,九龙仓土地储备从2012年1230万平方米,2018年缩减为370万平方米,6年土地储备下滑高达7成。难道继李嘉诚之后,九龙仓也要撤?

【一】分拆上市致业绩减半

楼市资本论了解到,九龙仓集团是在2017年11月23日将物业公司九龙仓置业拆分上市的。

拆分后,九龙仓置业不再是九龙仓集团的附属公司,两者将成为会德丰旗下两个独立且平行的上市公司。九龙仓置业定位在香港从事策略性大型零售、写字楼及酒店物业的投资;九龙仓集团将主要在中国内地从事地产发展、投资及部分非地产业务。

也就是说,九龙仓置业退出内地地产市场,相关业务由九龙仓集团负责,两家公司分工合作,独立发展。业内预期,这有助于九龙仓更好地借力于资本市场,谋求更大发展。

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拆分后,九龙仓集团得到了很大一笔现金,他们在2018年1季度净投资400亿港元,包括:以125亿港元投得香港九龙塘龙翔道住宅地块;在内地若干城市购置土地,约占投资额1/3;剩余部分作为长线投资投向优质股票。

2018上半年业绩显示,截止到6月30日,九龙仓集团已签约发展物业销售总额下跌29%至102.47亿港元;综合收入81.54亿港元,同比减少15%;营业盈利为63.52亿港元,同比减少10%。

对此,吴天海归咎于内地限价、限购等调控政策收紧,致使上半年销售仅完成95.2亿港元,与年初定下的220亿销售目标相差甚远。这也使得九龙仓的行业排名,从2017年的第66名迅速滑落至第97名,到2018年底又进一步滑至102名。

【二】今年销售目标下降锁定180亿

在分拆出香港投资物业后,九龙仓集团的业务版图更多地向内地住宅业务以及投资物业倾斜。

2018年业绩盈利下滑,吴天海直言,香港的地产业务倒退是最主要原因。数据显示,九龙仓去年签约销售279.58亿港元,同比下跌16%;其中香港签约销售19.19亿港元,同比下滑59%;而内地签约销售228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2018年,九龙仓集团90%的盈利来自于地产业务,其中75%盈利来自内地物业的租、售业务。

尽管公司盈利更多地依赖内地市场,但以目前九龙仓在内地的业务布局和拿地规模来说,又很难让大家相信,这家港企正在加磅内地,反而不断减少规模,有走的意思。

楼市资本论注意到,自2015年李嘉诚大规模抛售旗下内地房地产项目开始,新鸿基地产、华人置业、中渝置地港企纷纷跟进,调整内地发展策略,缩减土储规模。

九龙仓也不例外,在内地奉行审慎的土地采购政策,策略性聚焦于一线或二线的关键城市,以期取得优质土地储备及预期回报。

去年,九龙仓集团在香港没有新增地产项目,在苏州、杭州、佛山、广州等地买入12宗地,总代价181亿元,总楼面面积为81万平方米。今年,九龙仓在土地采购方面继续保持继续审慎态度,仅聚焦于一、二线城市,意味着业务战线继续收缩。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2年,九龙仓在内地扩张极盛之时,土地储备一度高达1230万平方米,此后持续多年下滑,以致九龙仓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今年可供出售总面积仅约80万平方米。

截至2018年底,公司土地储备从2012年1230万平方米,缩减为370万平方米,土地下滑高达7成。这不得不让市场怀疑,这家地产商,也要学习李嘉诚,不断减弱内地市场规模。

吴天海对于楼市前景依然持审慎态度,确定今年的销售目标从去年的220亿元下调为180亿元,不升反降。他说,内地楼市始终是一个政策市,受调控等各种因素影响,起落很大。

去年12月,因调控放松,九龙仓收获最好的月度销售业绩,占全年销售的30%。但吴天海觉得这种势头很难延续,集团对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

【三】百年老店的三代传承

吴天成是在2015年接管九龙仓这家百年老店的。一直以来,并不乐观。以2015年为界,九龙仓土储规模从千亿级滑向百亿级。

九龙仓始创于1886年,原为香港九龙尖沙咀最大的货运港,隶属于老牌英资洋行。1980年,船王包玉刚通过增股获得了九龙仓的控制权,将其变为华人企业;1985年,包玉刚将名下资产分为四份,分别留给四名女儿。二女婿吴光正在财产分割中获得会德丰系所有上市公司,与太太包陪容共持有会德丰股权的60.33%,而会德丰持有九龙仓52%股权。

1986年,吴光正出任九龙仓主席,掌舵30年,至2015年2月卸位,转任公司首席顾问。

此前,吴光正已安排其子吴宗权接任会德丰主席,对地产业务有绝对决策权,其余家族成员不得干涉;九龙仓副主席兼常务董事吴天海则获吴光正推荐,继任主席并对吴宗权负责,以期顺利完成代际交接班。

彼时,坊间估算,吴宗权继承的资产高达五千亿,仅九龙仓核心资产,每年就能给这位富三代贡献租金150亿。很多人以此称吴宗权是香港最年轻的包租公,比李嘉诚还厉害。

拆分九龙仓,坊间认为是吴宗权的授意,期待拆分上市之后,九龙仓地产市值可翻倍上涨。

但是形势比人强,由于香港楼市衰退,内地扩张又乏力,拆分后的九龙仓不但未能比翼双飞,反而业绩下滑,以致进退两难。

俗话说,创业难,守成更难。

楼市资本论看来,九龙仓转身之际,需要小心审慎,更需要积极进取,对内地市场充满信心,拿出应对市场的更多思路,做出更大的市场投入。

内地有很多白手起家的房企,现在也到了向二代交班的时候了。九龙仓的滑落,或许会给他们更多启示。

上一篇 下一篇

独家策划

  • 楼市资本论独家策划,楼市资本论独家策划,楼市资本论独家策划

楼市资本论广告位C1

行业活动更多...

楼市资本论广告位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