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房服务A股IPO无商标,周超直面“侵权”上海地产集团囧境
在管面积不足1800万方营收刚刚破8亿
草长莺飞三月天。经历了2021跌宕起伏一年的物管行业,似乎也泛起春意。
楼市资本论注意到,有物企另辟蹊径,从物业扎堆的港股,将目光对准了A股,就是上海上房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在新三板摘牌离场3年后,探究其招股书,在管面积不足1800万方,营收刚刚突破8亿元的上房服务,不仅业绩出现颓势,还存在实控人张圣哲3700万资金被司法冻结、董事长周超周边风险破万条,以及存在经营成本压力大、业务区域过于集中、屡次违规遭处罚等三大发展隐忧。
尤其关键的是,上房服务居然无“上房”相关物业类商标,这成为其上市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同时,楼市资本论深入分析,作为女性企业家78岁的上房创始人李文洁,一手栽培起两任董事长56岁的张圣哲、49岁的周超,尤其是李文洁与张圣哲都有华东政法大学背景,师徒情深在业界颇有美名,这次要联手成功实现A股IPO,依据目前的情况,上房服务要走的路还很长。
【一】经营多年没有“上房”商标
经楼市资本论查询,目前“上房”的物业管理类的商标,竟然不在上房服务手里。
物业服务属于商标第36大类3604小类的不动产管理、公寓管理,经国家商标查询网查询,目前“上房”物业商标在上海金丰投资有限公司手里,对方早在1998年6月15日就申请注册了。
而上海金丰投资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居然是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上海有名的国企,可谓沪城房地产企业的龙头。
直到2021年11月26日,上房服务在IPO期间,才匆忙申请了“上房服务”商标注册,目前仍然在审核中,几乎可以认定无法通过。
另一方面,可以确定的是,上房服务与上海地产也无商标授权关系,从目前的招股书没有体现。
其在招股书中1-1-157页,仅仅表示注册了上房服务的英文SFSI。
如此,也就意味着,上房服务经营多年,却没有上房商标,而且目前使用的商标名称是涉嫌侵权上海地产,存在着重大企业经营隐患。
之前就传出,没有第9类注册商标互联网企业无法上市的话题,此前郎酒IPO失败也涉及到商标的问题。物业公司IPO却没有商标,要成功上市肯定是个大问题。
【二】三任董事长的传承
楼市资本论注意到,此次上房服务IPO,另一大被诟病的就是存在股权分散的隐患。
招股书显示,上房方征直接持有公司49.49%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背后实控人则足有六人,李文洁、张圣哲、周超、赵磊、黄为国、肖玉康通过直接和间接持有投资公司股权的方式,以合计84.62%可支配股份额度,共同支配公司的经营决策。
虽然可以避免“一言堂”式管理模式,但也容易带来治理结构不清晰等问题,还可能导致控制权发生变化让企业出现重大权属纠纷的风险。
楼市资本论发现上房服务形成这样的股权模式,与其发展历史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房服务的前身就开始涉及政府办公、宾馆与居住相关物业业务,到了1992年先后与台湾、美国及新加坡等物管公司合资;实控人之一李文洁正是企业的创始人、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年轻时的张圣哲
李文洁与另一实控人张圣哲,以及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周超的权力交接,在业界极具特色。
据了解,1986年,张圣哲以测估员的身份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很快就获得李文洁的特殊栽培。时年21岁,刚到新单位不久的张圣哲,获得部门经理李文洁(时年33岁)的青睐,并被悉心教导委以重任。
后来也是在李文洁的启蒙提拔下,刚31岁的张圣哲就担任起上海锐翔上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职务。或许,正是这种栽培,让张圣哲对李文洁充满感激,时隔26年仍深情刊文《主管,你的另一个名字叫老师》。
在2013年刊发的《中国物业管理》杂志上,张圣哲声情并茂的回忆了董事长李文洁对他这个毛头小子的关爱,“汇报的时候,还是有意无意地在寻找董事长的目光,董事长回应的还是持续的鼓励,我的表达也再一次顺畅起来。”
张圣哲发表在《中国物业管理》上的文章
后来,这样的接班安排也被张圣哲传承,其在任职总经理10年后,从李文洁手中接过董事长的重任,再将总经理一职托付给了时年35岁复旦大学背景的周超。
张圣哲(左一)和周超(右一)
创立至今,上房服务的股权更迭了10次。现在的掌舵人周超,还一度将上房服务推入新三板,后又摘牌。上房服务经过多番股权腾挪,最终由六位股东成为实际控制人并组成一致行动人,掌握公司超八成的股权。
【三】董事长司法风险上万条
如此复杂漫长的股权变化,也给如今上房服务的IPO留下了重大隐患。
招股书显示,公司实控人涉及2起重大诉讼。2020年12月,中民物业以侵占其股东权益为由,起诉锐翔上房董事张圣哲、锐翔上房股东上海德召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以及其他14个关联方。并在2021年6月,增加了诉讼请求,其中李文洁、张圣哲及周超均位列被告。
上房服务招股书截图
这不仅使得张圣哲名下合计3704.23万元的银行账户存款处于司法冻结状态,实控人涉及重大诉讼,也给中房服务此番A股征程伊始,就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除此外,天眼查还显示,目前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周超,自身风险有2条,周边风险竟多达9999+条,大多数是担任锐翔上房高管期间的开庭公告。
在楼市资本论看来,一方面股权清晰是A股IPO的基本要求,与中民物业这种存在涉及控股股东股权纠纷的重大诉讼,无论是对拟上市公司,还是拟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申报和审核都会有影响。另一方面,除公司实控人涉重大诉讼外,董事长还身缠数万条风险,就算上房服务成功上市,也不免令投资者担心自身权益能否得到保障。
【四】业绩差强人意埋3大隐忧
楼市资本论注意到,目前在A股上市的4家物企新大正、特发服务、南都服务以及招商积余后,多专注于住宅和公共物业;上房服务则将定位对准了“稀缺的”商业物业和公共物业。
从2021上半年来看,上房服务的在管面积已经出现明显下滑,从2020年末的1799.56万平方米下降至1731.78万平方米。与此同时,2019年-2020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1.96%和13.30%,也出现下滑,其扩张速度明显正遭受行业红海竞争的制约。
但是,在分红这件事上,上房服务一向大方,且逐年加大。2018至2020年度,公司向全体股东股利分配分别为4050万元、5405万元、2415万元(均含税)。这三年,归母净利润合计15581.28万元。
在楼市资本论看来,如此这般的企业治理,也让上房服务的未来发展积累出3大隐忧。
隐忧一:成本劣势明显
对于主要靠获取第三方物业项目的上房服务而言,品牌号召力有限,项目获取艰难。在其获取第三方项目管理成本大之外,物管行业劳动力密集的模式特点,也在加重其成本压力。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上房服务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从77.85%上升至83.37%,成本金额也几乎翻倍。
此外,上房服务在报告期内劳务外包的费用也持续上涨,从2018年的1.19亿元上涨时2020年的1.7亿元。
为了节约成本,上房服务则出现了未及时为部分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的情况。据招股书披露,上房服务在报告期内未缴纳“五险一金”的金额共计2406.94万元,而2020年上房服务的净利润为7222.17万元。这也意味着,上房服务需补缴的“五险一金”金额已经占到了2020年净利润的约三分之一。
隐忧二:业务区域集中
此外,对于上海单一地区的业务依赖,也为上房服务的成长性埋下隐忧。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上海地区营收占比一直在72%以上,对华东地区的营收占比更是高达94%以上。
上房服务曾试图摆脱对上海市场的依赖,但从结果来看并不理想。
从2003年至今,上房服务注销了12家分支机构,自2014年起,公司注销了包括位于丽江、温岭、赣州、邯郸、武汉、北京、桂林、聊城的8家分公司,全国化布局实际上有所萎缩。对上海区域的深度依赖,叠加在全国市场的发展颓势,上房服务的未来业绩增长令人担忧。
在楼市资本论看来,尽管不少物企在IPO中一度把“独立第三方业务”视作亮点,但对于真正的独立物企而言,不仅没有母公司给予有效内生增长,也无法支持其实现收购或整合。
隐忧三:多次违规被罚
对于需补缴“五险一金”,上房服务称,部分员工是基于个人原因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但从其经营管理屡次遭到行政机关的处罚来看,或许真相并非如此。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上房服务受到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绍兴市等多地消防部门处罚。据上海市浦东新区出具的沪监管浦处字[2019]152018011946号处罚决定书,上房服务因停车库收费超标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13.4万元。
此外,上房服务在报告期内还受到厦门市、福州市、杭州市等多地税务部门的处罚,其中福州市鼓楼区税务局因上房服务保管不善丢失2019年8月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上房服务处以5000元罚金。
楼市资本论看来,仅从从招股书就能发现,上房服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人力及相关法律问题上暴露出的问题不可小觑。尤其是在物管企业运营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的大趋势下,上房服务能否从多方面兴利除弊,改善经营状况,将是其能否在激烈的物管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显然,上房服务距离让市场及投资人满意,尤其是搞定商标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或许现在上市对其未必是很好的策略。
版权说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楼市资本论”均已备注文章作者及来源。
本网转载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读者、传递行业信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消息至“楼市资本论(loushizbl)”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