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新城横空出世!北京副中心本质是首都东扩的核心区

发布时间:2018-07-04 09:31:37

首都新城正在北京太阳升起的地方崛起

紫气东来,首都新城正在北京太阳升起的地方崛起。

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草案进公告,明确副中心是北京“一核两翼”中的一翼,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

北京是哪里?北京是首都。换句话说,副中心是首都的新城区。

随着副中心定位的明确,“中央政务区”传言又起。有人断言,北京市政府东迁通州以后,未来北京主城将进一步合并,成立传说中的“中央政务区”或“首都特区”,首都与北京将正式分离。

楼市资本论看来,北京就是首都,首都就是北京;副中心的本质就是首都新城,与北京主城只有功能分工,绝不会行政分家。

楼市资本论地产研究院全国首次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就是首都新城。

【一】通州副中心本质就是首都新城

中国人喜欢刨根问底,追本溯源。要说清楚副中心的本质,还是让我们先从源头说起。

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中,通州的定位是北京卫星城。2004年修订总规时,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首次提出副中心概念。

他建议在通州建设新的中央行政办公区,打造北京的“副中心”。经国务院审批的新版总规(2004-2020)采纳了这一建议,明确在通州预留行政用地;通州的定位因此变为“面向未来的新城”,是“承接中心城人口、职能疏解和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

这是有关副中心的最早记载,时任通州区区长岳鹏认为,其本质就是城市核心区,或者是中心区的补充。

2012年时,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落实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这是“城市副中心”首次形诸官方文件。次年,“加快城市副中心和新城建设”纳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年初,习主席到北京视察工作,提出“集中力量打造城市副中心,构建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结合的格局”。至此,副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以上脉络可以看出,副中心最早由专家提议,后被采纳,再历经十年论证规划、补充完善,最后进入国家最高决策层,成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关键抓手和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

楼市资本论认为,国家关于“分工合理、主副结合”的论述,清楚界定了副中心就是未来的首都新城。与主城区只有功能分工,不可能行政分家。

【二】中央政务区系误读

在中央决策引领下,2017年北京市推出新版总规(2016-2035年),明确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主、一副、两轴、多点”很容易理解:“一主”是指“中心城区”;“一副”是指“北京城市副中心”;“两轴”是指“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是指“位于平原地区的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和房山新城等。

但有关“一核”“一区”的解读,却引发第一轮“中央政务区”传言风波。坊间有人故意将“一核”曲解为“东城、西城合并成为中央政务区”,炒作北京东迁通州,首都将与北京分离。

对此,据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很快避谣,澄清“一核”是指老城“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一区”是指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京西北“生态涵养区”。

这次借副中心控规出台,又有人炒剩饭,旧话重提。

楼市资本论地产研究院认为,无论从副中心的演变轨迹,北京城市规划的空间结构,还是从中央决策的功能定位看,副中心都是未来的首都新城,绝无分家可能。

【三】历史性的首都东扩运动

作为国家界定的首都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无可置疑,而实际操作中,在国家强力推动下,以副中心建设为龙头,正在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首都东扩运动。

这场东扩运动体现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有大力推进中的交通、政府和产业三大领域:

>>>> 1、交通东向

今年,北京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20%投向城市副中心建设,交通建设是重点领域。仅轨道交通一项,在6号线、八通线、7号线东延的基础上,加上规划中的平谷线、京滨城际等外围线路,副中心地铁线路将形成七横三纵的轨道交通线网,路网密度超过主城区,不但实现副中心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快速通达,还将组成一个以副中心为枢纽的四通八达的区域路网,成为沟通京津冀的快速通道。

>>>> 2、政府东迁

去年12月20日,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协三大机关单位率先启动搬迁,入驻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北京市政府将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前,分两批完成搬迁工作,包括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等25个政府组成部门、地税局等18个政府直属机构、国资委等45个特设机构。北京所属职能部门的整体搬迁,以及随之而来的商业资源汇聚,带来了极富想象力的城市发展空间。

>>>> 3、产业东移

作为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和资源外扩的重要承接地,未来首都新城将吸引产业东移,着力打造四个功能产业集群:

1)紧密围绕政务服务需求,发展智力经济,在行政办公区板块打造政务服务功能产业集群。

2)吸引国内外顶尖的优质民企、跨国企业和大型金融机构,在运河商务区板块打造创新金融和高端总部集聚区。

3)以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和大运河文化带为主要支撑,形成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4)在台马板块,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开发区,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和科技创新产业集群。

【四】首都新城是京津冀一体化的指挥所

首都东扩,将给副中心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楼市资本论认为,未来矗立在北京中轴线上、大运河畔的,不仅仅是一座国际一流的首都新城,还是一座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将起核心主导作用的大本营。

根据国家要求,未来副中心建设不仅要处理好和中心城区的“主副”关系,还要处理好和廊坊北三县、天津武清协同发展的关系。这意味着,副中心将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大本营,承担着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的国家重任。

为此,副中心建设将秉承以下三原则,与周边合力建设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一是共管,在空间开发、土地开发、城市发展、产业发展方面建立共管机制,统一规划,共同管理,实现区域最优布局和资源最佳配置。

二是共享,实现资源和服务共享,帮助周边区域快速提高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水平,填平首都与周边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三是共同发展,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民生领域全方位带动北三县发展、满足老百姓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首都可能产生的压力。

根据规划,未来副中心人口上限是130万人,通州区总人口上限预计300万人;再加上北三县人口160万,天津武清区人口110万,未来副中心及辐射区域内常住人口将近600万,规模体量相当于一座特大城市,这将为京津冀一体化提供源源不竭的推动力。

首都新城,承载着大国新梦想,是中国新时代的标志性载体,未来注定要成为京津冀区域的超级板块。

楼市资本论认为,北京副中心乃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一定名不虚传!

上一篇 下一篇

独家策划

  • 楼市资本论独家策划,楼市资本论独家策划,楼市资本论独家策划

楼市资本论广告位C1

行业活动更多...

楼市资本论广告位C2